在理想状态下,法律人工智能或许是一种类推学派中的知识图谱与联结学派中的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机器学习方法,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结合的算法意味着需要将法律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逻辑模型,方便机器识别的同时通过专业人员给各个数据打上标签而为深度学习提供训练数据集。
[94]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83]因而当公共政策进入司法,要么会涉及到以公共政策所含之利益结构或利益逻辑来进行纠纷的处理,要么就是会涉及到对纠纷中冲突性的利益结构依据公共政策所含之利益逻辑进行再分配。
[62][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页。[87]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4)高民申字第00145号。这是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在(2013)珠中法执复字第3号文书中,法院认为:无论审判,还是执行,既要合法,也要合理,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情理与国法的协调统一。[68]Hanns Hohmann,Logical and Rhetoric in Legal Argumentation:Some Medieval Perspectives,Argumentation,Vol.12,1988,pp.39-55. [69]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这一划分标准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清晰展现公共政策司法风险的同时,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思考当下中国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可能及其限度。比如在(2014)粤高法立民申字第209号文书中,当事人诉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的第35条规定,明显违背了科学立法、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法治理念,不利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的和谐统一。权利革命,超越生存斗争。
无代表,不纳税,至理名言。帝国神弱形衰,毁自政治腐败。时易则变法,以求因势利导。前三头,后三头,帝制压倒共和,私法精神犹存。
暴君倒,共和兴,部落融,市民起。集体认同符号,因需而生。
妇女无平等,服于男权。平等保护,正当程序,法治之理。合宪审查意除歪规,达摩克利斯之剑常悬。特洛伊木马,巧陷敌城。
五权宪法之制,有中宪之因。希腊半岛,邦国林立,群雄逐鹿。传统主导,历史主义法学之旗,经民族到国家。中西传统不同,照搬西法之制,愚如邯郸学步。
共誓涤罪,以佐证人数定是非。分权制衡,司法独立,宪政之核。
西方法学史学教材,相继出版,或编或撰。法无明文不为罪,典无当刑不可罚。
贤明君王,执善道良理,始享长治。远洋之国,世界强主,盛当属欧陆英美。贯通传统,切中现实,方可视域融合。罗马内盛外强,得益法律发达。公权压制私权,集体暴政不期而至。英伦普通法,法官之子,独尊实用。
台伯河边,罗城崛起,傲视异族。秩序之哲思,始于轴心时代。
自由之平等,公平之体。制度之描摹,发乎希腊城邦。
信息乌托邦,网络无中心。无人权则无牢固宪政,有法治斯有健康民主。
虔诚之徒,道成肉身,与天使比肩。经济法律分析,关注法律成本与效益。杀青之时,中国重启改革之航。不足之处,就正于方家。
未尽之语,修补于未来。欧陆共同法,学者之女,专注学理。
千里之行,宜早筹划路径。政府垄断市场,权力经济势之必然。
政治激情坍塌成审美疲劳,乌合之众,集体无意识。二零一五年八月于清华园 进入 高鸿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西方法律思想 。
内求统一和平,君主至上之论流行。官由民选,两位执政共主,逢年更换。民主君主之争,法学自分两派。法律生命不是逻辑乃是经验,霍姆斯之名言。
境迁则革新,当思因地制宜。可行难保可心,幻想破灭,红颜无影。
吊诡生,尺锤中分永不竭。物竞天择,沧海退而桑田起。
有法律则斯有权利,无衡平则无公道。地方法律、国家法律、全球化法律,现实法律交叠共存。